【乡村振兴】海大学子“三下乡”:访谈农田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海洋大学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社会实践服务团自2021年7月25日到达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实验小学,展开了为期13天10个教学日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图1.出发合影-当地人摄
25日,实践队如期到达泰来县,受到了泰来县实验小学校长及相关领导的热情接待。夏日炎炎,正如所有志愿者的如火热情。在一天的简单休整后,实践队正式开始了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26日,“梦之初”小队与参加和支持夏令营的各位领导、同学与老师们一起举行了开营仪式。仪式中,志愿者老师代表表达了对未来两周的期许。伴着烈日,校长宣布开营,正式地拉开了这场奇妙知识之旅的序幕。
图2.开营仪式-当地老师摄
为突出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特色,带给孩子们独特的课程体验,实践队在夏令营期间分别开设了海洋探索、音乐与鉴赏、探索海洋微生物、人文素养、天文航程、自然科学、中国汉字与历史文物初探、体育健康、英语口语等课程,旨在让当地孩子们初步认识海洋,培养孩子们对海洋的兴趣,并树立起保护海洋的意识。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有趣且有益的知识,开拓眼界,每位志愿者老师都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了相关具有启迪性的课程。有充满乐趣的科学实验课,有具有艺术性、陶冶情操的音乐鉴赏课,有带领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初步探索的汉字与文物课,有培养孩子们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的天文航程课,还有旨在提高孩子们的人文素养与文化修养的人文素养课等等。
图3.运动健康课-李思佳摄
图4.人文素养课-李思佳摄
同时,实践队积极参与知行计划的三棵树项目,在欢快而热烈的环境宣讲中传递垃圾分类、绿色冬奥的相关知识,孩子们也对绿色、低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相信这次宣讲已在孩子们心中深埋一颗名为“绿色”的种子,并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短短两周的教学生活中,志愿者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运动会中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乒乓球接力、盲蛇觅食、螃蟹接力、拔河等富有趣味的集体项目让孩子们在这个夏天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增进了同学间的情谊。“定点投篮”、“50米”、“100米”等传统项目,体现了孩子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力,相信孩子们也一定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无畏地随风奔跑,追逐梦想!一片欢声笑语中,暮色将至,夕阳将天空晕染成青春的颜色,趣味运动会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圆满结束,师生间的情谊也进一步加深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之举。习近平总书记说:“乡村兴则国家兴;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没有全面发展的美丽中国。”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为积极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正常进行支教活动的同时,实践队结合当地农情,开展了对当地农田垃圾处理及农田使用现状的实地调研,通过分析当地农田问题来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美丽中国的建设。
图5.调研合照-当地人摄
首先,经过初步分析,实践队决定选择当地的繁荣村作为实地考察的对象。通过初步观察,实践队初步将农田问题的调研方向确定为农田垃圾、土壤肥力调查以及农民工作现状的三个方向。在对农田中的菜地、水稻田、沟渠等进行走访与细致的考察后,实践队将获取的资料作为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的依据,进而开展了更进一步的实地访谈与研究。
在整理好相关数据后,实践队再一次来到了繁荣村,将设计好的访谈问题点对点地询问了当地菜农、村里负责清理垃圾的老爷爷以及负责大面积水稻田的稻农,得出了更进一步的结论与发现。之后,队员将问题细化,设立相关调查问卷,展开了更深入的线上调查,并扩大研究样本,以实现研究数据的可靠性与科学性,从而得出准确的调研结论。
图6.实地访谈-李思佳摄
最后,实践队得出了初步结论:该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农田垃圾与务农人员的生计问题。农田垃圾问题是农田中存在废弃地膜、农药瓶等难以降解的有害垃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而农民生计问题主要在于当地农民务农收入过低,从而使当地农民以及青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导致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停滞不前。
8月5日下午,实践队顺利举行了中国海洋大学“东乡行”西部志愿者协会赴泰来县实验小学暑期特色夏令营的闭营仪式,为期十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此正式画上圆满的句号。在短短的两周里,团队的每一位队员团结协作,付出了最真挚的努力,孩子们在这次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每位队员也在教学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充分地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收获颇丰的同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海大学子的独特风采。最后,祝愿每位孩子与志愿者老师们未来可期!
图7.结营仪式-当地老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