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城乡同光”乡村振兴实践团在行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频道

青岛科技大学“城乡同光”乡村振兴实践团在行动

2021-09-08 16:36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城乡同光”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7月31日-8月6日,青岛科技大学赴济南市济阳区“城乡同光”乡村振兴实践团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传承红色圣火,共建和谐乡村。实践团追随红色标记,学习调研红色文化,深入乡村建设,传递社会温情。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圣火

7月31日,实践团首先来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重温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向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敬献鲜花表示哀悼。经过这场红色的洗礼,让实践团近距离接触革命英雄,将革命先烈精神铭记在心。然后实践团走进济南战役纪念馆,先后参观了“和战博弈 生死较量”“运筹帷幄 剑指济南”“厉兵秣马 蓄势待发”“八天八夜 鏖战古城”“战略决战 凯歌行进”等8个展室,在一幕幕真实的历史画面中感受济南战役“爱党爱军,依靠人民,英勇顽抗,敢于胜利”的精神,汲取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实践团继续深入挖掘先烈事迹,走进蔡公时纪念馆,并为前来参观的少先队员们讲述了其捍卫民族舍生取义、以身殉国事迹,在红色文化传承中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实践团通过就地采访调研不同年龄段人民对济南红色文化的了解度和线上线下采访不同地区人们参观济南纪念馆的感想,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践团在参观各大纪念馆后的感悟与思考,将红色革命精神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革命精神的指引,得到对于帮助济南纪念馆在宣传红色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以及乡村振兴发展的创新思路。实践团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民族精神!

弘扬大禹精神,感受革命热血

8月1日,实践团来到禹城,走进齐禹抗战纪念馆,深入了解齐禹抗战大事记,齐禹抗战历程与抗战故事,感悟齐禹8年抗战的艰辛岁月。随后走进禹城市革命纪念馆,参观了革命文物、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雕像和伴景式展览等展室,实践团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火烧赵庄、血洗薛官屯等重大历史事件,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次日,实践团又来到禹城市禹王亭博物馆,参观了有“晨钟暮鼓”之称的钟楼和鼓楼、享殿、禹王殿和具丘山遗址,感悟“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的大禹精神,在学习实践中弘扬“创新,实干,为民,奉献”的大禹精神!当日下午,实践团听取了当地鲁西北抗日历史专家张连江的讲座,更加具体系统地了解了鲁西北抗日活动的全貌。张专家讲到,在南方建设红色根据地时期,鲁西北地区已经有了共产党组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在早期几位共产党员的领导下,当地人民顽强不屈地与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成功的牵制了日军南下侵略的步伐,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青春润泽大地,爱心守护梦想

8月3日到8月5日,实践团进行了三天的支教活动,在知识上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在传授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寓教于乐,帮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带给乡村孩子们关怀与温暖。

趣味折纸,传递温情

为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到五彩缤纷的小小世界,实践团为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了各色各样的折纸,教孩子们叠有着美好寓意的千纸鹤,希望孩子们在成长路上怀有一颗温暖纯良的心,像千纸鹤一般迎风起航。在折纸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将折千纸鹤的步骤拆分开,分步为孩子们演示,然后耐心地为每个孩子指正错误,直到孩子们全部叠完,开心地举起他们手中的千纸鹤。这不仅是一场教与学之间的沟通,更是一场与孩子们心灵的交流。

传递知识,寓教于乐

实践团在深入了解国家近况后,决定从疫情防控、防溺水、水灾应对措施、垃圾分类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并将学习成果汇总成简单易懂的小知识教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和教职工。实践团将全部调研结果以PPT汇报、动画展示、竞赛答题多种形式从防范、注意事项等方面给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孩子们也意识到了很多日常的安全问题,学习了如何应对危险自救的方法。安全无小事,他们也希望老师和孩子们可以将安全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避免悲剧在青少年儿童中频频发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实践团总结收录了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非遗美食和非遗手工艺等文化遗产,将不同地域文化编撰成一个个小故事,带领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以“山河人间”为主题的虚拟旅行。第一部分为孩子们讲述了不同地域的景观,有珠穆朗玛峰与三个攀登者的励志故事,有黑龙江北极村极光与神奇昼夜的科普故事等等。第二部分是特色美食,有寓意着长寿的龙须拉面,有象征的团圆的广式月饼等等。第三部分是非遗手工,有精美绝伦的皮影戏、巧夺天工的毛猴、千变万化的脸谱等等。下课后孩子们还意犹未尽,追着实践团的哥哥姐姐们问问题。实践团成员一一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并为孩子心中埋下探索的火种。

聆听童心,让梦起航

在本次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团为孩子们举办了“小小心愿”的活动,首先几个孩子在课堂上分享了他们的心愿,“我想要一台电脑”、“我想做一名医生”、“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等等,然后孩子们将他们的心愿封存在小小的信封里,写下日期,寄给未来的自己,无论未来心愿是否成真,都会是十分美好的回忆。同时实践团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儿童读物,举办了“图书接力——为知识插上翅膀”的捐书活动,希望一本本象征知识的书籍可以启发孩子们的智慧,通过阅读的方式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为一个个天行空的梦想提供启航的助力。

弘扬孝道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8月6日,实践团来到了阳光福缘老年公寓奉献爱心,为老人们送上我们的关怀,陪伴他们度过了充实快乐的一天。

进入养老院我们在院长的陪同下与老人们促膝长谈,也从聊天中体会到老人们内心的孤独。我们耐心地倾听老人们讲述自己的阅历,他们经历过贫穷的日子,咬牙坚持最终守得花开见月明,是他们想讲给我们的道理。在陪老人聊天解闷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四楼,一些爷爷奶奶们凑在一起打麻将、打牌,老人们邀请我们一起对战,经过几场精彩的对决,我们输的心服口服。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是能和老人们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并让他们感到快乐与满足,是非常值得的。

之后,我们跟随护工们的脚步,切身体验如何照顾养老院的老人们。一些老人没有办法自己吃饭,护工们便一口一口地喂他们,还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吞咽情况。更有卧病在床的老人,他们更是不离身地照顾,一切生活需求都要照顾到。令我们难忘的是,在每层楼地墙上都贴了标语“今天你有为你照顾的老人翻身吗”,这样体贴细微地关爱令人动容,也正是这样的关怀能带给了老人们舒适的晚年生活。

实践团还帮助老人们整理了宿舍卫生,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献唱了《我和我的祖国》等红色爱国歌曲,老人们感触颇深,与我们一同歌颂祖国。

临走之前,院长告诉我们,在养老院后面地房子里,还住着一群“特别”的老人,他们缺失了记忆,走失后被人送到这里来的,并且因为精神上受的刺激,只能单独一个人生活。我们非常同情他们,不过我们也相信,在院长和护工们的照顾下,他们会生活的很好。

传承红色圣火,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民族精神。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一个个红色故事,镌刻在心中。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同时实践团也将对几天的支教活动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不忘初心,期待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用知识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图片、文字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赴济南“城乡同光”乡村振兴实践团)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