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子:览红色印记,品红船精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升学

东南学子:览红色印记,品红船精神

2021-09-09 16:00

来源:东南大学 沈奕君 许珂怡 谈忱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8月31日,在南京疫情防控态势逐渐稳定的情况下,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的五位同学组成的“红色永流船”调研团队,终于在这一个特殊的暑假里,出发前往浙江嘉兴南湖,开展社会实践相关活动。

“红船精神”

回望过去,南湖的红船已飘摇在风雨中百年之久,国家也从积贫积弱的睡狮成长为傲立东方的红色巨龙,物质丰富,国家富强,中国制造逐渐走向了世界。那么百年前的“红船精神”对于今天的中华儿女是否又有着同样的意义呢?指引我们的前辈迈向远方、开拓未来的红船是否又能在今天继续指引新时代的年轻人前进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想了解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是否适应当下的时代,便要从实践中一探究竟。

触摸红色历史,铭记红船精神:疫情之后重走一大路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是总书记2017年10月31日在南湖革命纪念馆的深情寄语,如今这句话仍在红船的起航地久久回响。虽在疫情之下,小组成员们追寻红色记忆的脚步并未停止,做好防控,勇敢出发。

第一站:嘉兴火车站 

重走一大路的第一站是嘉兴老火车站。1921年8月3日,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主要代表从上海乘坐火车来到嘉兴站。在建党一百年之际,全新的百年老站在嘉兴南湖展现了新的风貌,不仅保留了百年前的历史风貌,内里则是极具未来感设计的候车大厅,新与旧在此交汇,共同穿越百年的烟雨,驶向光明的未来。 

第二站:狮子汇渡口 

紧跟着代表们的步伐,团队到达了狮子汇渡口。狮子汇渡口靠近春播门,因五河交汇之处像狮子而得名。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代表们,就是从这里登上渡船到湖心,再从湖心转登到预定的南湖游船。很惊喜的是,小组成员们在狮子汇渡口旧址遇见了一群同样前来重走一大路线的初中生。他们一同参观了中共一大的代表们的铜像,聆听了老师们对那段红色记忆的讲述,深刻体悟了祖国走向复兴、再创辉煌离不开“红船精神”的一代代传递和继承。

第三站:南湖红船 

紧接着,团队来到了那片百年前曾飘荡着中国共产党红色摇篮的嘉兴南湖。为响应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小组成员全程佩戴口罩。

南湖红船,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南溪西路南湖景区内,是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这一历史事件的标志性纪念物。由于当年的南湖游船已经在抗战时期消失,1959年,在中央和省委指示下仿制了一艘,从此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

乘船返回时已是黄昏时分,红日的灿烂金光洒在南湖之上,船头五星红旗飘扬,虽此时已不是红日初升,虽与一大已相隔百年,但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已置身于当年的那艘红船之上,隔着百年的时空,与一大的参会人员们共同感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喜悦,心中洋溢着感动与自豪。 

第四站:革命纪念馆 

重走一大路的最后一站是南湖革命纪念馆。整个展馆共有三个楼层,成员们依次进行了参观学习。一楼和二楼为“开天辟地”单元,用大量图片文字资料向我们展现了革命党人不断探索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并用VR投影的方式,逼真地还原了毛主席等人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会议的场景。三楼讲述了建国后在革命道路上的继承和发展。三个楼层通过展示图文和视频资料,系统地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断探索、抗争、传播以及最终的胜利的曲折路程。

通过这一路的实践学习,小组成员们隔着百年时空触摸红色历史,跟着党的脚步感受“红船精神”的源远流长。虽然时隔百年,当年的红船如今已不在南湖之上,但“红船精神”从未消失。它激励着党克服一路的风风雨雨,并将这些困难转化成追求胜利的路上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