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
时光雕刻着印记,破旧的书页,铭记着历史的年轮在岁月无声的痕迹中沉沉老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阳光下成长的大学生,2021年7月16日,潍坊科技学院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的红色寻访实践团出发前往红军造币厂、毛泽东同志故居、朱毛会师纪念碑,追寻共产党人前进脚步,深入学习井冈山革命精神。
小小银币挺脊梁,铸币精神世代传
潍坊科技学院井冈山红色寻访实践团来到红军造币厂旧址,学习与传承红军井冈山斗争时期伟大的铸币精神。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与“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是我党早期在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内首次铸造属于苏维埃政权的银元,它标志着广大工农群众开始拥有自己的铸币。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是苏维埃政权独立的体现,体现了共产党人缔造新中国的决心。
站在巨大的银币模型前,团队成员们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一革命成果。“各位同学们,这个巨大的银币模型正是以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时期铸造的银币为原形打造而成的,别看它只是个小小的银币,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团队中的讲解员对同学们讲。
图为团队成员观看红军造币模型。
团队成员们进入造币厂主厅,深刻了解红军造币厂建厂之艰难、发展之艰巨、作用之巨大。造币厂按照原址模样进行了修复翻新,却依然清晰可见当时造币厂的风貌。脚下一块被玻璃层套起来的土堆,光秃秃却被保护起来。现场讲解员说:“我们脚下这片小土堆,正是造币厂原址的遗留物,因为反动派的烧杀抢掠,红军造币厂原址被完全破坏,只剩下了现在这片小土堆。”团队成员们不禁唏嘘不已,纷纷感慨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艰难与不易。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红军仍坚持在石缝中求生存,由此可见红军艰苦奋斗攻难关的井冈山革命精神的伟大内涵所在,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应学习并传承这一伟大的艰难奋斗攻难关的革命精神。”一位团队成员对记者说。
古迹旧居寻足迹,伟人气概展风采
白墙青瓦,绿水莲蓬,青泥石子路,小桥流水人家,这里便是大井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毛泽东、朱德两位大将曾在这里探寻红军的井冈山革命的发展道路。
迈过厚实的木制门槛,团队成员们走进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的旧居之中,石板路上点滴绿色点缀其间,狭窄的小道让每个房间相通,质朴感扑面而来。团队成员们在一面墙壁前久久不去,他们仔细观察着这面赤黄色的土墙,在玻璃隔板的阻挡下显示出厚重的历史感。“这面墙壁上面为什么都是一个个小孔啊?”一位团队成员问道。“这面墙壁上的小孔其实都是弹孔,是井冈山斗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弹道孔。”解说员耐心地解释道。团队成员们站在这面墙壁面前,仿佛细细聆听着墙壁向他们诉说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顽强与不屈。
图为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当年战争痕迹 。
团队成员们来到“读书石”处,这里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读书与批阅公文的地方,三尺之石,静坐于此,构思着中国革命的宏伟章程。
朱毛领袖大会师,革命事业新征程
朱毛领袖会师纪念碑,是以井冈山革命时期朱德、毛泽东两位大将胜利会师为背景,朱毛会师,眺望远方,给人以壮志凌云之感。
团队成员们沿青泥台阶径直向上,眼前的领袖峰山腰之间,出现一座巨大的浮雕石像,这就是领袖峰朱毛会师纪念地。抬头望去,巨大的石板巍然矗立在半山腰,着实令人震撼。领袖峰下风景飒,领袖引路新征程!
图为团队成员在领袖峰合影。
红军造币厂的小土堆向团队成员们诉说着井冈山时期红军的铿锵革命岁月,朱毛旧居的黄土墙向团队成员们讲述着红军的艰难历程,领袖峰的浮雕向团队成员们描绘了革命道路的新征程!团队成员们经过一天的实践学习,对于红军的井冈山革命奋斗史更加了解,更加深刻地把握了井冈山革命精神的重要内涵!中国共产党在实事求是的理念指导下勇辟蹊径,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凸显革命精神之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