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茶香调研团赴五指山探索农旅融合振兴之路
今年7月12日到19日,由海南大学英语、法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本科生组成的雨林茶香调研团前往五指山市开展为期一周的扶贫调研。调研团先后调研五指山市乡村振兴局、旅文体广电局、农业农村局、乡镇政府、五指山椰仙和妙自然茶业公司等单位,并对基层村两委和相关受惠村民实地走访。
调研团以农旅融合路径为主题,通过探索五指山特色共享农庄的发展模式,探讨“村两委+企业(共享农庄)+村民”脱贫振兴模式的进度与效用,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引导基层振兴的主力军
在与通什镇领导座谈过程中,副镇长张艺仟介绍,在全面衔接阶段,政府工作对象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全体村民,实现了政策从特惠性发展到普惠性,为的是让全体村民享受到乡村振兴的红利。为激发村民的生产能动性,除了扩大种养补贴,该镇还将继续实施乡村振兴夜校、红黑榜、“爱心扶贫超市”等项目,此外帮扶责任人走访农户,动态了解村民们的情况,给予相应精神激励和物质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旨在实现扶贫扶智又扶志。
通过对市乡村振兴局赵茂冰主任的采访,调研团了解到自去年全市脱贫摘帽之后,五指山政府对于乡村振兴的工作力度不减、指导思想不乱、决心巨大,从产业、人才等方面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他希望可以把防止返贫的经验、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向普惠化方向推进,使各村从中受益。赵主任介绍,五指山市2021年下半年的重点主要放在巩固成果、乡村振兴、全面衔接三个主题,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
图为五指山市农业农村局赵茂冰主任介绍五指山市乡村振兴进展。 通讯员 赵云森摄
调研团通过采访永忠村、毛脑村和什会村的驻村书记,了解到村里均采取鼓励农民发展产业、积极劳作的相关政策,如政府为所有种植橡胶的农户购买保险,农户只需承担10%的保险费用,使农户收入得到有效保障,从源头上实现对返贫的监察拦截。村里还通过乡村振兴夜校学习、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班、“红黑榜”等措施,努力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思想深入村民内心,摆脱“等靠要”,实现从“要我脱贫致富”向“我要脱贫致富”的转变。
茶企带动乡村振兴新方向
调研结束前一天,调研团来到毛脑村对当地椰仙茶园总经理郑丽娟进行采访。郑丽娟介绍,椰仙是海南省首批扶贫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和农民合作有两种方式,一是成立椰仙种植园,付给村民租地费,免费提供茶苗种植,村民劳动即可得到相应的报酬,从而激发村民自主生产积极性。二是与种茶户签订茶青回收保底价格协议,采取公司+农民+合作社+基地模式,通过生态科技特派员等项目无偿提供茶苗和种植技术服务。这些举措稳定带动了附近近百户村民脱贫致富。
郑丽娟总经理为我们讲解茶企助力脱贫致富的合作方式。 通讯员 赵云森摄
入户聆听村民心声
通过对南圣镇永忠村、水满乡毛脑村和通什镇什会村的近两百户村民家发放调查问卷,调研团了解到,村民们对过去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很满意,对驻村干部等的具体帮扶满意度较高。在交流中队员发现,村民的脱贫自觉性很高,大多表示不愿依靠政府补助,希望有更多机会靠自己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图为调研团采访毛脑村低保户。通讯员 赵云森摄
调研团走访中感受到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之不懈努力的决心,也看到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们为实现乡村振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真抓实干,创新发展的态度。精准扶贫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充分发挥村民主体的能动性,村民、干部、社会各方合力,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真正实现村民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多赢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