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学子在行动:走访垃圾分类工作站,了解民众垃圾分类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徐州学子在行动:走访垃圾分类工作站,了解民众垃圾分类

2021-08-25 02:42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 糜心怡 彭双双 张娇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1年8月21日,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实施,了解城市垃圾分类现状,民众垃圾分类意愿,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营造绿色环保城市氛围,徐州工程学院“青春正当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苏州市高新区金色社区,通过采访垃圾分类站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了解最真实的城市街道垃圾分类实施意愿及现状,同时在实施垃圾分类措施下再次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加强居民精准垃圾分类,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社区是加强小区和居民们基层建设和治理的摇篮,是居民们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港湾,社区建设离不开居民们的支持和帮助。面对垃圾分类,社区做出的规划离不开居民们的赞同和实施。本次采访中,团队成员从双方进行入手,通过采访垃圾分类站员工及社区居民的看法,综合了解垃圾分类实施的情况,以及不同角度人群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希望通过本次实践,了解到城市垃圾分类真实落实状况,推动绿色社区,绿色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垃圾站分类垃圾情况  

本社区垃圾分类站的工作者作为实施垃圾分类的关键性人物,有别于部分地区的垃圾分类站工作者,在垃圾站开放时间内实时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居民投放垃圾的同时帮助打开进行检查并精准分类投放,做到“不分类不进桶”。垃圾分类站员工表示,自从垃圾分类以来,大多数居民都养成了定点投放垃圾的习惯,并能做到基本上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还有部分居民无法养成定时投放垃圾的习惯,在垃圾站关闭的时间内门口总会堆放一角垃圾,这导致每次刚上班的时候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另外在一类垃圾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其他垃圾,没有进行精准分类,大家好像也习惯了依靠他们帮忙完成垃圾分类的收尾工作。还是希望大家能更加加强垃圾分类意识,做到在家分类好再进行投放,并真正相应政策,做到定时定点。居民们则表示,垃圾分类有助于改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了居民楼底下堆放垃圾或是垃圾桶堆满了只能将垃圾放置于垃圾桶外的现象,并且逐渐习惯垃圾分类政策,在家督促老小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努力做到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凸显了这项政策的教育意义。此外有部分居民表示,垃圾站开放时间较短,如果是不上班或是周末休息的居民不方便进行定时投放,常常在家堆积过多垃圾,有时出现了不得已在垃圾站关门时在垃圾站外进行投放。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垃圾站员工

通过了解不同人群针对垃圾分类的看法,结合社区居民及垃圾站员工提出的一些建议,实践团队做出如下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1. 针对部分难以定时投放垃圾的居民的情况,以及垃圾站员工上班时较大的工作压力,应加强社区和居民间的沟通,进行群众投票,双方沟通,综合每个小区的具体情况,筛选出合适的垃圾投放时间。听取民意,不仅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进行,同时也加强了居民对于社区的信任,紧密了居民和社区间的关系,更好的促进社区及城市发展。

2. 针对部分居民依旧存在垃圾无法精准分类,出现少量不同种类垃圾混合装袋的情况,建议社区再次加强宣传,通过发放海报或者板报进行较为全面的垃圾分类提示,从而加强居民环保意识,降低工作站员工工作量,促进社区和谐,建设绿色社区。

图为团队成员与垃圾站员工合影留念的图片

通过本次采访,实践团队对于居民及社区针对垃圾分类的看法以及垃圾分类站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切实体会到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政策,对于垃圾分类身体力行,不仅自己做到,也要带动身边人做到,不仅做到,要想办法促进落实得更好。希望本次实践能影响更多人,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绿色,健康,环保城市的发展和养成。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