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赴安吉县调研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频道

上海交通大学“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赴安吉县调研

2021-08-19 22:23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中英 国际低碳学院 黄翔 马圣荦 孙羽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安吉县地处于长三角腹地,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诞生地。731日至84日,由中英国际低碳学院硕博研究生组成的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专项“两山”研学实践团赴浙江省安吉县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在安吉县团委的协助下,“两山”研学实践团对安吉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等多个方面开展调研。

图为“两山”研学实践团在余村村合影

两山理论创建乡村文明

实践团首先来到了余村村,在团支部书记朱迪的带领下,参观了余村村村史展览馆和文化礼堂,游览了整个村庄,观看了余村村发展变革宣传片。朱迪团支书向大家详细讲述余村村的发展变革史,从最初的“靠山吃山”的矿山资源经济,逐步转变为当前的“富山养山”的绿色生态经济。

图为实践团参观余村村村史展览馆

图为实践团参观余村村村史展览馆

在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实践团参观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余村出发的生态文明践行”特展。展览馆内通过模型、图片、视频和游戏互动等形式生动展示了浙江省多年来的全方位的生态建设成果。成员们认真学习了浙江省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垃圾分类、污染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众多行之有效的举措,积极参与绿色骑行、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相关互动游戏,帮助大家对生态保护及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图为实践团在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参观学习

绿色产业助推乡村发展

黄杜村素有“中国白茶第一村”的美誉,曾被习近平总书记评价道“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黄杜村党总支委员丁建芳带领实践团参观了漫山茶园,并向大家讲述了黄杜村带着这片“金叶子”不远千里赴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结对共建、精准扶贫的先进事迹。同时,大家就关心的安吉白茶原产地保护政策、茶叶深加工及衍生品的创新、生态智慧茶园建设及大学生回乡创业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图为实践团参观黄杜村漫山茶园


鄣吴制扇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扇子小镇。实践团采访了当地非遗传承人张北兴,详细了解了鄣吴制扇的历史及制扇工艺。座谈中,张老师向大家介绍道,随着扇业市场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制扇对匠人和扇子品质的要求也都在逐步提高,激励着他们不断学习创新。当大家讨论到鄣吴镇美丽乡村建设对竹扇产业带来影响时,张老师表示鄣吴扇业能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美丽乡村”的政策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如今的他们也在积极适应新业态的发展与变化,借助互联网直播等新形式努力传播扇业文化,弘扬鄣吴特色。

图为实践团与非遗传承人张北兴交流

旅游经营促进乡村振兴

安吉县积极创建星级村庄,打造特色休闲景区。章村镇长潭村素有“黄埔江源第一村”美誉,实践团成员在村书记朱雪慧带领下参观了村内多家民宿,深度感受该村在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的带动下,村民成功实现从“卖竹种地”到“卖风景”的致富转变。村内各家民宿别具一格,集吃喝玩乐为一体,吸引了大批游客。期间,大家就村内的村庄建设亮化及停车工程、餐饮业油烟及排污管理、村民自主创业扶持等方面与朱书记进行了细致的交流。

图为实践团参观长潭村民宿

“田园鲁家”模式创新性地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实践团一行来到鲁家村,首先在讲解员带领下了解了“田园鲁家”相关项目的规划布局,参观了党员使命教育馆和“两山”学院。在党员使命教育馆,大家对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明星村”大事记和优秀党员典型事迹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学习。随后,实践团邀请了鲁家村村主任裘丽琴与大家座谈。裘主任向大家介绍了鲁家村“盘活”土地资源,规划“田园鲁家”蓝图,通过引进资本打造了家庭农场示范区的故事。如今,观光小火车穿梭于鲁家村的18个家庭农场,每天接待数千名游客,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此外,裘主任向成员们激动地描绘了其代表浙江省前往联合国参加“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的画面,并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课题研究,争取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工作服务。

图为实践团与鲁家村村主任裘丽琴交流

此次安吉县调研,实践团成员了解和学习了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通过所见、所闻、所感领悟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离开安吉后,成员们纷纷表示,身为上海交通大学“低碳学子”,大家在后续的科研中要结合当前国情和现实需求,认真调研、刻苦钻研,争取为我国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出一份力。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