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瓦白墙话桑麻 乡村振兴靠大家
完成硬任务,就要瞄准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完成硬任务,就要聚焦农民最关切的问题。2021年7月5日,西北民族大学“三下乡”小分队开展“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由预科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闫莉等三名教师带领七名同学到达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阿子滩镇。
打造党群服务中心 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怎样把基层党建做实? 据了解,阿子滩镇全面推行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网格运行体系建设,用“红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镇党群服务中心已全部建完,打造出一块让老百姓眼前一亮的新天地,成为新型农村振兴的新舞台、桥头堡。 7月6日上午,在当地乡镇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分队来到了阿子滩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当地党委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到便民服务中心基本上满足了老百姓的根本需求。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基层党组织担负着组织实施的繁重任务,党员靠基层组织聚合,群众靠基层组织引领,任务靠基层组织完成。便民服务中心通过设立窗口,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办证、办事和咨询等,小分队通过参考以往便民服务中心登记的信息,了解到这种服务是多面化的,可以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农民群众管理好农村集体资金、财产;帮助农民群众确认养老保险;帮助农民群众促进和谐,使农民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难有组织帮”及时化解农村各种矛盾。
图为小分队参观阿子滩村党群服务中心,了解阿子滩村历年来基层服务工作。 阿卜杜萨拉木•米吉提 摄
上下心系一根绳 便民服务要做好链接
阿子滩镇为保障群众日常生活的有序安稳,便民服务中心出台完善了一系列奖惩机制,通过模范带动作用,掀起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
自服务开展以来,清晨,村里的大喇叭就响彻全村:各位党员和村干部,请到自己负责的卫生责任区,村民们请配合打扫好卫生。没过一会,村里主要路口和巷道就站满了村民,清理垃圾、疏通沟渠、锄草浇花,干得热火朝天。
“以前,村里各家只扫自家门口,垃圾都堆到巷道,一到夏天,整条巷都是臭的。现在,党员干部带头打扫卫生,再不勤快点,自己都觉得脸红。”村民回忆到。
“村里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由5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和1个村干部负责,带着群众一块干。”上阿子滩村支部书记说。
如今,巷道、进村路全硬化,房屋整齐划一,绿植花草迎风而立,太阳能路灯瞬间点亮,村民们伴着音乐成群结队地跳起广场舞,孩童们的欢笑声回响在夜空,呈现一幅幅安居乐业的景象。近几年来,阿子滩各村在党建引领下逐渐完成了泥泞坑洼、杂乱不堪到屋舍整洁、花红树绿的完美蝶变。
图为小分队参观阿子滩村金色党建宣传栏,并听取工作人员介绍基层工作的详细开展流程。 阿卜杜萨拉木•米吉提 摄
黛瓦白墙话桑麻 乡村振兴靠大家
阿子滩镇只是众多地区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人居环境改造的一个缩影。“我们采取自觉认领、挂牌管理、村民监督、党员评议的管理模式,明确村三委会成员为所住区域人居环境第一负责人,已逐步建立起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阿子滩村委干部马助理说。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紧密配合在全中心蔚然成风,良好的村民习惯和自治氛围悄然形成。
党群服务中心是乡村振兴的“加油站”和“服务区”,通过方针政策讲一讲、群众呼声听一听、愁事难事帮一帮、矛盾纠纷调一调、文明新风树一树的为民服务措施,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把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打造成群众生产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精神家园。
党建强,活水来。一个个特色鲜明、实力过硬的基层组织阵地成为各村发展的强大基石,各村呈现出组织有力、群众得实惠、发展有动力的喜人局面。镇长范玉峰说:“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力量是村民强大的社会保障,深入基层,走进老百姓,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前提。”
图为小分队在阿子滩村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 阿卜杜萨拉木•米吉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