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天使”实践团让乡村振兴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升学

“爱心天使”实践团让乡村振兴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2021-08-16 22:33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 西北师范大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1年7月25日至8月1日,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爱心天使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岷县一中开展为期五天的乡村振兴主题夏令营活动。

此次夏令营以“青年 成长 筑梦”为主题,通过体验式的活动让当地高中生参与其中,不断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共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夏令营准备阶段,团队队员们将爱心人士周建强捐赠的书籍整理分类,在自己阅读感受的基础之上,在明信片上写下寄语和推荐理由,为当地的高中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队员赵小梅说:“书不仅有收藏价值,而且会在不经意间改变一个人。”



此外,团队举办了“请把我带回家”垃圾分类活动。分类与纠错的过程中,志愿者与高中生们一起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垃圾的处理方法,并用情景剧演绎的方式,加深了高中生对垃圾处理与再利用的认识。

“一起搜动世界”活动,通过让高中生在校园,宿舍,教室等地方寻找各类素材,如树叶、麻绳、瓶盖、树枝、吸管、松果等,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创作出一幅作品,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为了让高中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主人翁意识,让“乡村振兴”深入人心,团队开展了“我和我的家乡”活动。学生们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眼中的家乡以及家乡的变化与发展,从而引导高中生关注自己的家乡、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发现自己家乡的美,并为自己的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



在讨论环节,学生们为团队成员介绍着家乡的魅力:风景秀丽的二郎山和狼渡滩;“不是冬季,就是大约在冬季”的天气;粉鱼和面片、点心和草莓罐头;跳佛爷、岷县花儿......一言一笑中,体现着学生们对家乡满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表演环节,各营高中生奇思妙想,大方展示。一营学生们表演了岷县独有风俗“跳佛爷”的场景——用塑料瓶发出锣鼓的声音,用纸装扮佛爷的帽子……加之浓浓乡情的岷县话,为我们展现了岷县人的热情。二营学生们表演了岷县人一天的生活——从早晨的粉鱼开始,到晚上的牛羊肉面片结束,通过美食展现了岷县人的饮食习惯。三营学生们则通过表演带外地人在岷县旅游的方式,介绍了岷县有名的景区,展现了岷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四营学生们通过表演儿时所玩的各类游戏和修路的场景,为我们展现了岷县人热爱生活和勤劳的品质。




“乡村振兴”靠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类人,而是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对于当地的学生来说,他们熟悉家乡的土地,见证了家乡的发展,通过此次营会,让他们更加关注家乡、了解家乡,在心中埋下一颗颗建设家乡的种子,让“乡村振兴”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大学生支教的意义在于启迪他人。在这场夏令营过程中,当地的孩子们从起初的内敛羞涩到最后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从独来独往到团体协作;从边缘化到主动参与活动......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便是这个夏天,“爱心天使乡村振兴”实践团最大的收获。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