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志愿公益服务,实践建功新时代!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投身志愿公益服务,实践建功新时代!

2021-09-27 15:34

来源:中南小团子 中南大学社会实践团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倾心奉献

华彩青春

同在放飞青春理想

同在用爱心温暖人间 

纁夏送医至湘楚

助力健康暖民心

中南大学“湘随雅至”送医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

为积极响应2021年中南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知识科普,助力健康,让更多人了解医疗相关知识,中南大学“湘随雅至”送医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湖南省常德市开展了此次送医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齐心协力 蓄势待发

团队前期准备

2021年6月26日,团队成员于线下开展了第一次实践团的会议,确定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及分工,并明确采取“线上+线下”的活动模式。

(团队成员开展暑期线上会议)

活动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其中线上的内容包含了与疫情相关的疫苗知识的科普,以及在当今社会较为热门的慢性病相关的内容,并且结合问卷调查、公众号推文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众对医学领域相关工作的认识。线下的内容拟定为开展多场宣讲,普及更多的急救和卫生相关知识。 

有声有色 精彩纷呈

微信公众号运营

为了扩大实践活动的覆盖范围,2021年7月17日,团队创建了“湘随雅至医伴乡行”微信公众号,并制作了第一篇推送。此后共创建有“医学科普”、“漫话医学”、“医视生活”3个标签话题栏目,暑假期间制作微信推文二十余篇,关注人数计两百有余。

(“湘随雅至医伴乡行”微信公众号)

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构思主题,微信文案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表达和图文并茂的排版将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轻松愉快地传递给大众。“漫话医学”栏目中,团队成员绘制了生动形象的插图,配以详细的引导讲解文字,广受读者们的喜爱;“医视生活”栏目采用视频形式介绍了有关慢性病防治与急救知识等,并针对此次河南汛情介绍了洪灾中逃生及灾后注意事项。

(医学科普、漫话医学、医视生活标签话题)

医学科普 实时互动

线上科普宣讲

为了增加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实践团队开展了多次线上健康知识宣讲活动。从疾病的概念、症状、预防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生活中常见慢性病,以及骨折的发生、治疗与预防,引导大众关注好日常的疾病预防。

(慢性病线上宣讲所使用的PPT)

团队成员还介绍了如遇触电、烫伤、骨折、溺水、中暑等应该如何急救,以便当人们在真正遇到危险的紧急情况时能够应用上各种急救知识,不慌不乱地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救治。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急救知识线上宣讲)

有风有化 走向社区

志愿服务活动

由于疫情的限制,线下组团队成员首先到本次实践社区与相关负责人沟通;结合线上组的积累成果,以遵守疫情防控原则、规范疫情防控行动为基础,因地制宜开展志愿活动。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江莎莉、余海韬同学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群进行血压测量,为中老年人群提供有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效防控的建议。

(江莎莉同学志愿测量居民血压)

在社区疫情防控点,队长余海韬同学还主动帮忙进行有关人员的体温检测,协助社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余海韬同学协助疫情防控测量体温)

除此之外,考虑到德尔塔变异毒株卷土重来的严峻形势,结合临江社区的防疫措施及社会实践团前期的知识积累,团队利用腾讯会议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居民提供知识普及,例如新冠疫苗的原理、不同针剂的异同点等。

为了提供个性化志愿服务,志愿团成员首先设计了详尽的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在讲解时做到准确可信,简明易懂。此外,团队成员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以一对一微信聊天的方式提供帮助。

(团队成员微信一对一在线答疑)

仰取俯拾 满载而归

暑期实践总结

为期两月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志愿活动结束了,参与其中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并且还为社区居民们普及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志愿者们在宣讲活动中,丰富自身知识框架,在协助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艰辛劳累,同时也体验到不同于理论学习的满满回甘。

推动山村孩子素质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

中南大学赴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胡芦镇尖岩村扶贫扶智素质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

为浇筑山村孩子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支教、服务社会的号召,团队于7.16-7.30赴尖岩开展了暑期扶贫扶智素质教育支教活动。本次支教以素质教育型教育方式为主,涵盖科普、诗词、书画、网络安全、心理健康与性教育等方面。 

溺水急救 安全护航

实践过程

7月23日下午3点,实践队于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葫芦镇尖岩村教室内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课堂,加强当地孩子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溺水悲剧的发生。

课堂上,主讲人实践队队长何冕结合PPT展示与现场示范表演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和科普防溺水相关知识和技能。

(孩子们学习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 

国情教育 激励人心

实践过程

7月26日上午10点,实践队在当地开展了深入的国情教育。主讲员实践队队员李铮讲解时结合理论与真实故事,当地孩子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

(孩子们学习国情教育课程) 

两性启蒙 守护健康

实践过程

观念缺失、“性羞耻”以及当地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等原因,使得当地孩子对于性教育或懵懵懂懂,或避之不及。针对这一情况,7月27日上午10点,实践队队员庞祥龙为孩子们讲授了一节生动的性教育课程,以提问结合讲述,鼓励孩子们摒弃“性羞耻”心理,引导孩子们发展良性的两性关系,并详细介绍了男女生性发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卫生问题,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实践队队员庞祥龙教授性教育课程) 

苗鼓学习

做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课程之余,实践队了解到当地一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苗鼓。在村民的热情邀请下,从7月24日到7月28日的晚上,实践队队员学习了一整套苗鼓。不仅如此,湘西州保靖县葫芦镇书记、人称“鼓王”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更是亲自来到葫芦镇,对实践队的苗鼓学习进行指导。在多方热情教学及队员勤奋练习下,最后,实践队全体成员进行了苗鼓的展示与演出。

(实践队队员练习苗鼓) 

实践心得

实践队源于湘雅社会实践团,十四年来支教不曾间断,始终在坚守。2021年这次支教活动不仅是一次暑期实践,还是对湘西孩子们支教承诺的践行,是爱与温暖的延续,更是往后支教活动的探索,对今后社会实践的进行与改革具备一定的参考作用。暑期支教,中南大学赴尖岩扶贫扶智素质教育实践队一直在行动!

开展防灾宣传  共筑安全长城

中南大学学生防灾宣传队赴岳麓区及周边开展消防安全宣传

2021年7月19日-25日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及其周边地区消防宣传志愿公益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岳麓区及其周边地区,在居民社区、商店、消防部门、敬老院、森林防火局等多个场所展开消防安全调查以及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问卷调查

实践过程

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团队首先协商了几个调查社区等地点,并向相关社区部门拿到了所需的证明以及必要帮助。另外团队成员拟定了数份问卷和宣传传单,用于调查居民的预防火灾的知识水平。

(实践队在进行问卷调查) 

调研走访

实践过程

7月19日,团队前往长沙市岳麓区消防局进行火情调查。消防员也向志愿者团队介绍了他们的日常工作,还有一些防火小贴士,随后又向我们展示了部分消防设施,并演示了这些设施的使用方法。

第二天,团队走访了岳麓区边缘的几个社区,分组在社区中进行调查,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可靠,是否有火灾预警等。经过调查发现,有的小区并未设有固定的消防站,消防设施也较为匮乏。

(实践队在进行调查)

随后在社区消防安全的调查采访中,实践队发现少有居民觉得应该向居委会或消防站反馈这些问题。从调查采访的结果中反映出当前人们的火灾预防意识和逃生意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居民与社区的共同努力。同时,周边的大小商场、店铺,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践队在地铁站进行调研) 

实践成果与感悟

在这次的防灾宣传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中,实践队对消防设施等硬件条件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在调研区域内发现了一定的消防风险存在,并且在进行总结后提炼出了一些建议。同时,实践队也在实践过程中开展了消防安全宣讲,以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火防灾的意识,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观念与习惯。 

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我们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

以脚步丈量土地,用青春奉献祖国!

(图片:社会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