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丨情系荆楚大地,传递爱心梦想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中国民航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丨情系荆楚大地,传递爱心梦想

2021-09-16 23:12

来源:中国民航大学 袁晨曦 张芷萱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提到“扶贫必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这一思想。值此建党百年、中国民航大学校庆70周年之际,为贯彻这一理念,湖北省“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大手拉小手辅导活动”乡村振兴实践队员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的号召,以“线下+线上”支教的形式,帮扶各自所在的县市社区贫困青少年、双职工家庭青少年、农民工子女等青少年群体,为困难青少年们带去党史教育、校史介绍、民航科普以及英语学习知识。

点滴助力,双向奔赴

202111日至2021310日,由于处于疫情期间,贫困地区的网上教育资源缺乏,大多贫困留守儿童存在课业问题,因此实践队以“线上+线下”辅导的方法,利用自身现有知识储备,力图将更高水平的教育带到贫困留守儿童家中。同时,实践队队员定期对自己一对一帮扶的儿童进行意见调查并合并整理,举行线上会议,针对他们提出的辅导存在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实现教学定制化的最优解。然而,实践队支教的脚步不止于此。自202181日至831日,实践队再度出发,延续上个假期的支教模式,并于开展了线上红色教育特色课程和民航特色课程,激发了受帮扶儿童的学习热情,并收到了积极的反馈。

日常记录,传递温情

实践队的专有公众号、微博账户定时推送各类创意知识及各成员帮扶心得,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记载下了每个感动瞬间。截止目前,实践队的公众号共发表11篇推送,微博发送50篇博文。内容从最开始简单的晒培训图,到后来加入英语知识点,成员的语音教学音频以及辅导的复盘,最后融入民航和党史趣味介绍,不断丰富创新。为号召更多的爱心学子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去,实践队总结了成果,并在中航大外语语学院团委公众号,湖北省天门市志愿者协会公众号以及青春天门等上各发宣传推文1篇。同时,为展现航大学子风采,与全国各校学生友好交流支教心得,实践队也在天门社区网、今日大学生网、中国民航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上成功发表实践报道1篇。受帮扶学生和实践队成员在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被记录下来,成为珍贵的回忆。

不忘初心,红色征程 

202186日,实践队全体和学生们开展了一堂红色党史校史教育课程。正值建党100周年及建校70周年之际,讲解成员由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历程讲起,后衔接上中国民航大学的前身——1951925日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的建立以及发展历程。与此同时,面对学生们对中国民航大学概况的提问,实践队成员也细心解答,并为其介绍了我校专业情况,以图片和视频形式展示了我校风光。课后的红色知识问答和党旗绘画比赛更是热闹非凡,学生绘画热情高涨,答题准确度较高,最终的胜出者也获得了对应的奖品。而后不少学生纷纷发表课后感想,语言虽然质朴,却能深深地打动人心。也有学生将今日课程感想用文字记录下来,经过本人同意,她的文章在下一次课程中被展示出来,不少学生因此受到启发,学习态度有了积极转变,这也让实践队成员欣慰不已。

璀璨民航,放飞梦想

202187日,实践队全体在为受帮扶学生带去了一堂生动的民航知识科普课。讲课成员以纸飞机为切入点,和学生们进行了叠纸飞机的游戏。一张张白纸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灵巧而形象各异的纸飞机,教室内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学生们按耐住好奇和兴奋,提出各种有关飞行的问题。讲课成员就此展开讲解,并用实体飞机模型和网络虚拟模型全方位为学生展示飞机构造,并以生动的方式科普了民航基础知识。讲解完毕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实践队的各个成员分别指导学生小组,让学生们画出自己心中的飞机图画。课后经家长和学生反馈,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学生满怀憧憬地说道,自己将来也想要成为为祖国民航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人。

踏实躬行,感获颇丰  

2021826日,湖北省天门市团市委、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市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全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交流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文武、团市委副书记李翔、市志愿者协会会长汪维健与30余名优秀抗疫青年志愿者代表一同参加了座谈会。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文武用“三个看到”:“看到大家内心的小与大、看到大家的正心正念正行、看到大家的舍与得”表达了对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天门志愿服务的肯定与感谢。最后寄语青年们希望大家刻苦学习,继续关心关注家乡发展,能够为家乡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在培养队员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的基础上展示了积极帮扶的爱心、克服困难的勇气、认真辅导的态度,表达了对公益以及教育事业的热爱。同时,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将专长与国家发展、民航业发展理论进行碰撞,投身于乡村红色教育与民航教育,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