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我这一生中,这些直觉一直在教导我一个道理——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




塔拉·韦斯特弗 Tara Westover美国历史学家、作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2018年出版第一部作品《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对不懂的东西要耐心阅读。
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
沙粒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岩石。
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书并非儿戏,我也并不软弱。
尽管观念不同,立场相左,爱却始终存在,无法割舍。

塔拉从小生活在美国爱荷华州的一座大山里。这是一个信仰摩门教的家庭,他们万事全凭上帝的旨意,以一种“精神战术”对抗生活中的各种灾祸,奉行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他们不相信政府,坚决反对医疗机构。无论出现什么病痛,都拒不前往医院,而是坚持要回家。因为他们坚信,医院里的药物为上帝所不喜,而家中自制的草药则是他们心中的“万灵药”。
对塔拉来说,她曾经的单一视角便是用父母的眼睛来观察世界,而不知道父母视角的局限性乃至错误性。她被父母给予的传统所塑造,受制于这样的权威,把那套不经证伪的传统逐渐内化,然后又外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并为那套话语体系发声。她没有被赋予太多选择的自由和权利,对世界的审视也就局限在父母的那套认知体系之中,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那是由一堆不牢靠的、失真的信息堆砌而成的。根基已经偏离了轨道,之后长出的根茎和枝蔓又怎能维持正常?
也因为单一视角下的无知,塔拉在很多事情面前都保持了沉默,比如面对父亲和哥哥的指责,因为她无法为自己辩解,因为她不理解那种指责。这是一种巨大的无力。塔拉被家人定义了,被一种她所不了解的指责绑架了。
改变单一的视角,需要寻求更多真实的故事,更需要获得对自己思想的掌控权,即获得构建自我思想的权力。
通过接受大学教育,塔拉慢慢推翻之前的认知,摒弃单一视角,去寻找和了解真实而全面的历史面貌。一如阿迪契所说,“我们必须知道真相是什么,我们必须把谎言称为谎言。”塔拉开始一点点重塑自我,她慢慢理解了以赛亚·柏林所说的“积极自由”。不同于指向外在层面的“消极自由”,即身体不受他人阻碍地行动,“积极自由”意味着对自我思想的掌控,把自己从非理性的恐惧和信仰中解放出来。而这正是塔拉重塑自我的关键,解绑和超越父母所给予的价值理念,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塔拉的自我重塑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救赎。如何面对头脑中牢固的宗教和政治理念,如何面对家人,如何向自己的无知和偏见妥协,如何实现身份认同,这些都是塔拉需要突破的障碍。而这个重塑自我的过程绝非她一个人的战斗,来自家人的压力将其演变成了一场情感和理智的持续拉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回忆录也是一个人的观念转变史和心灵成长史。
透过塔拉的讲述,我们不难看出她在新旧价值观念之间的犹疑徘徊,在回归家庭与忠于事实和自我之间的纠结。她甚至去研究历史学家是如何修正自己的偏见,试图以此为契机,寻求自我的救赎,说服自己接受一个事实:“大多数人认同的历史不是她被教导的历史”。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教育必须被视为一种对经验的不断重建。塔拉·韦斯特弗的这场教育之路正是她过往经验的不断重建,在新的价值体系中确立自己的身份,并逐渐实现自我的重塑。


塔拉把一切归功于“教育”,何为教育?我们为什么要从小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后,我们知道做人要善良、诚实、友爱。
我们要感受校园文化、历史文化,接触更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发现他人的闪光点,我们自信却不自大,尊重且包容多种文化及思想,爱思考且不随波逐流,我们要成为更好更鲜活的生命,我想这就是接受教育的意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