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行万里话初心 | 国际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频道

研行万里话初心 | 国际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21-08-18 21:41

来源:西南大学研究生教育 王金燕 罗梦莹 熊子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研行万里话初心”


编者按

暑假如约而至,“研行万里话初心”党的事业先行者大寻访2021年暑假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闪亮开启,千余名研究生实践队员将奔赴祖国各地,与党的事业先行者们一起,共同追忆峥嵘岁月,传承初心接续奋斗,以此方式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切实把党史学习和社会实践生动结合起来,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西南大学将持续推出相关专题进行系列报道。



研行一致,星火相传。7月12日至16日,西南大学国际学院“红色筑梦”研究生实践队一行17人赴贵州遵义开展红色探寻之旅,寻访老党员与红色故事,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在遵义市赤水县丙安镇,实践队员们寻访到两位“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获得者——75岁的马国友和85岁的张显英。马国友是一名退休干部,也是一名“嗑子匠”,这位有着57年党龄的老党员曾担任过丙安武装部长、乡长、人大主席,他退而不休,常年在古镇茶馆为村民、游客开展党史宣讲、政策宣讲,播撒红色种子,传递理想信念。85岁的张显英能脱口而出自己的入党时间:1954年3月12日,她一生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山里的“筑梦人”。在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刻在心田的乡村教师王学栋和田义万,四十二年如一日地坚守教学一线,将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了大山,践行了他们“坚守乡村教师岗,永远跟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他们是伟大的“筑梦者”,是“大山里的张桂梅”。


一个人,十四年,六十座墓。在青杠坡下,实践队员寻访了一位年过七旬的守墓人——廖全伦。一个人,十四年如一日,守护着六十多座烈士陵墓。“我生长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烈士的鲜血浸入了我的血液,我会将这种红色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听到老者慷慨激昂的誓言,在场的队员们都深受感动。


在本次寻访中,实践队深刻感受到党的事业先行者的红色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要时刻准备接稳时代的接力棒;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更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用文化自信彰显大国气度,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引导来华留学生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