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伟大转折”团队赴黔渝暑期社会实践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为贯彻落实“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的号召和学校关于党史学习教育及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部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伟大转折”赴黔渝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祖国大地定位红色坐标,在一线和实地中学习、体悟、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伟力以及党自我革命自我净化的巨大魄力,感知、传播、发扬革命遗迹中孕育的精神谱系。
7月26日,实践团来到贵州省遵义市,拜谒红军烈士陵园,参观遵义会议会址,亲历四渡赤水渡口,攀登娄山雄关漫道。
“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红军烈士陵园
走上316步石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磅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外围由镶嵌着28颗闪光星星的大圆环组成,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取得了全国政权。这一胜利是千千万万烈士鲜血换来的,他们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实践团一行在纪念碑前向革命烈士鞠躬献花,在邓萍烈士墓与红军纪念塑像前了解红军故事、感悟红色精神,与前来参观祭扫的当地市民交谈,领会当地人民对革命烈士的特殊情怀。
红军山烈士陵园
向革命烈士鞠躬献花
“伟大征程上的伟大转折”——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团队成员在遵义会议会址现场聆听两位指导老师的党史宣讲,以实地观察、实物接触的形式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切身体会鲜活党史,创新党史学习形式。
指导老师进行党史宣讲
“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纪念园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在四渡赤水纪念园,红军第三次渡河的茅台渡口,实践团一行实地取景,歌唱了《长征歌组·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片段,歌颂毛主席指挥“四渡赤水”的用兵如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沿川黔公路盘旋而上,黔北第一险隘娄山关毅然矗立眼前。实践团队在毛主席手迹前朗诵了诗词作品《忆秦娥·娄山关》,深切感受到毛主席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实践团朗诵诗词作品《忆秦娥·娄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