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航 | 北建大新教职工的“入职第一课”
9月18日上午,北京建筑大学举办2021年新教工发展引航培训暨入职第一课。校领导姜泽廷、张大玉、陈刚、李爱群、李俊奇出席会议。2021年全体新教工、青年教师导师代表、2021年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教师代表、2020年新教师发展引航培训优秀学员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大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大玉主持。
党委书记姜泽廷从百年党史引领下的百年校史、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新教工的希望和要求三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认识北京建筑大学精神与文化体系,如何规划未来发展目标与任务,怎样践行建大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姜泽廷以十个建大人物历史故事为卷轴,系统回溯百年党史引领下的百年校史。从1907年京师初等工业学堂的建立,到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从校歌、校训、校址的确立到李瑞环、俞大刚、包黛妹等知名校友的突出贡献,透过波澜壮阔的百年校史,他将我校的光荣传统和办学特色凝练为三个特点,即小学校、大情怀,始终守初心、跟党走,坚持胸怀家国、心系人民。姜泽廷认为,回望百年校史可以得出四点启示:一是要了解学校,二是要敬畏历史、敬畏先人,三是要热爱教师职业,四是要传承建大精神文脉。
姜泽廷分析了学校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了发展目标与任务。他谈到了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三规”落地、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建筑思想与文化构建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他指出,当前学校正在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面向中长期发展进入“双一流”高校行列的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北建大人在四个方面共同努力。一是坚持一流标准。二是实施“两大战略”,即党建引领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三是提升“三个能力”,即科技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办学治校能力。四是迈上“四个台阶”以总量奠基,以内涵攻坚,以管理赋能,以声誉立校。
姜泽廷希望全体新任教职工能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领导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坚守意识形态红线、做师德师风表率。他代表学校党委向新教工提出四点要求:一要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二要担当育人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要学高为师,做知识创新的“先行者”。四要心怀“国之大者”,全面提升服务首都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
张大玉在主持会议时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是贯彻学校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启动实施“双塔计划”等,构建校内人才培养体系,激发教师队伍拼搏奋进活力;希望青年教师深入理解姜泽廷同志“入职第一课”的内涵实质,牢记殷切嘱托,将其转化为激励个人成长、助力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陈刚宣读了2021年青年教师导师聘任名单。
李爱群宣读了2020年新教师发展引航培训优秀学员名单。
会上,李俊奇宣读了2021年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教师名单。
校领导为受表彰教师和青年教师导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和聘书。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者、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解琳琳副教授从“坚持立大志,育人为本,培养优秀人才”“坚持潜心钻研,刻苦攻坚,锻造科技硬实力”“拓展科技视野,坚持创新驱动,产学研用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分享了个人从教六年的感受,号召青年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力,将服务社会作为崇高目标,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高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工科类B组一等奖获得者、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孟璠磊从不忘初心、坚定信心、秉承恒心三个方面分享了对教学工作的理解和个人能力成长的体会,希望新教师们积极响应“学党史扛、优教风、严学风、强作风”号召,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不懈奋斗!
新入职教师代表、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牛畅以“融入、传承、责任”为题,分享了入职以来的所感所思,并表示:作为青年教师,要把“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牢记心上,要把教学科研工作扛在肩上,要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落在行动上,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参训新教工们表示,“入职第一课”收获满满,对学校的历史成就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也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未来要全身心投身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等工作,跑好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