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园之声】心之所向往 情之所动容
我国七夕佳节的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婚爱观,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它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七夕文化也激发了现代人的探索,到底什么是爱情?科学的角度来讲,是指两个有情个体之间相互爱慕的感情。 两个个体之间因情感而体验到的快乐以及幸福感,可能就是见面时的心跳加速、出现分歧时的相互包容、生活细节中的主动偏爱、困难面前的携手共进、白头偕老的不变誓言……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其题材和描写对象上。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相处、游乐、生活,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同时也是沈复写给妻子陈芸的绝美情书。从两人的相识,相知,相爱,相伴。两人的情趣、精神非常契合,一点一滴,皆是情之一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一诗可谓是他们的写照,体现了我国自古的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爱情观。

(图片来源:周海慧)
(下面我将为大家朗读《浮生六记》中的一些片段)
余尝曰:‘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芸曰:‘此何难。俟妾鬓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虎阜灵台,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余曰:‘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芸曰:‘今世不能,期以来世。’余曰:‘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芸曰:‘必得不昧今生,方觉有情趣。
爱情不可能都如沈复和其妻子陈芸一样相爱相守一生,毕竟人们常说爱情十有九悲,还有的是像沈从文的《边城》那样最终因为一些的事情而错过,无法在一起。这篇小说看起来会让人觉得清澈灵动,厚重哀伤。不管是文笔还是情节,都是干净且美的,带着很重的中国写意画的味道。沈老用这样的情节与文笔,塑造了一个朴素的世外桃源,并给我们讲诉了一段美好但平凡的爱情,天保的爱情被很多的世俗所牵绊,傩送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但无论是舍弃还是追求,这都是我们中国式的情愫,值得我们去借鉴证己身。
2021
Sep.20

(图片来源:周海慧)
(下面我将为大家朗读《边城》中的一些片段)
又是一个端午节。上一年端午节和傩送相遇的情景一直是个甜美的记忆珍藏在翠翠的心间。因此翠翠又和爷爷到城河边看赛船。祖孙俩到顺顺吊脚楼上避雨村时遇见了送翠翠回去的那个伙计。伙计看到翠翠笑着说起去年的误会。翠翠抿着嘴直笑。但翠翠这次却没有见到傩送。听伙计说傩送去了青浪滩。不过翠翠却认识了大老天保。回家时,爷爷开玩笑问翠翠愿不愿做大老的媳妇。翠翠很不高兴,只是问爷爷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爷爷只是唱着歌。两个都记起二老的船只正在青浪滩。
读《浮生六记》看到的是浓浓的烟火气息,也看到了爱情应有的模样。人生路漫长,走过此生,彼此互相成全,便是最美的爱情。日子是一砖一瓦,生命却是一梁一柱。读《边城》看到的是爱情另一个模样:美丽又哀愁,愉悦又惆怅。爱情有时候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已经足够美好。在彼此的世界里,成全对方,便有一座城,只属于你们的爱情城。
以上就是本期跬园之声的所有内容,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