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印象尹新,步履不停
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印象尹新,步履不停
“在此,我谨代表实践队全体成员,感谢尹新村各位领导对我们此次实践的支持与帮助,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化感谢为珍惜,化珍惜为动力。我们唯有以全心的努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圆满完成支教工作,力所能及地为学校、老师、为学生尽绵薄之力。”7月18日,在安化县大福镇尹新村"七彩假期"开班典礼上,来自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赴尹新村"植梦·熠星"教育关爱实践队的队长闫晓慧同学面对前来参加的近100名留守儿童及家长动情地说。
尹新村有几十个留守儿童,每到暑期,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安全管理成了大家头等关注的事。今年,该村邀请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13名大学生组成的教育关爱实践团,到这里举办为期13天的暑期课堂。这已经是该实践队第三次来到尹新村进行暑期的实践及调研活动。
初步调研,贴心保障
7月18日上午,实践队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给78位参与"七彩假期"活动的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如今,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但在农村地区, 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往往会有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却没有及时得到解决的情况。此次调查共发放78份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2份。据统计,尹新村参与调研78位6至15岁青少年中,留守儿童的数量较2018年提升了约10%,对心理健康有一定了解的青少年占调研总数的72.2%,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不了解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中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是缺乏家庭教育的弱势群体。
7月20日开始,实践队部分成员跟随村委们下乡走访,根据分组调研核查每家每户的社保卡持有情况和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并对村民们进行生活上、心理上的沟通疏导。通过四天的实地走访,村委们和实践队陆续完成了尹新村包括尹田和新高两个分区近一千多户的社会保障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的统计和签名册填写。
无论是心理健康问卷还是实地走访村民社保卡持有情况、疫苗接种情况,都让实践队对于尹新村基层及孩子们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实践队支教调研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趣味课堂,书声不息
7月19日上午,实践队给七彩假期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趣味英语课,帮助孩子们将所学到的书本知识“活起来”、用起来,感受开口说英语的魅力。
课堂上,实践团成员首先通过自我介绍、情景对话等环节,向同学们讲解基础的英语知识,穿插设计“击鼓传花”“魔法箱”等游戏环节引领大家加入讨论,孩子们聚精会神,认真做笔记,安静的教室里只剩下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声。从开始的“老师,我不会”到踊跃举手发言,这是孩子们挑战自己的第一步,更是踏出敢于表达的一大步。
除了英语,实践队还准备了趣味数学、趣味地理等妙趣横生的基础学科课程,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利用假期的宝贵时光,努力充实完善自己,收获知识与成长。
7月24日上午,为了进一步丰富支教时光,实践队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一场竞技与趣味兼具的运动会。通过吹乒乓球、跳长绳、背对背夹气球等一系列活动,使孩子们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体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多彩活动,童心筑梦
荷叶碎片、雏菊、野花瓣……这是7月22日上午实践队在大福镇政府机关会议室与当地的小朋友一同开展的一堂别开生面的植物课堂。志愿者先就植物叶片的分类,从植物叶片生长的相对位置、性状、叶脉的种类、单复叶等四个方面开展教学。紧接着,志愿者对植物腊叶标本、滴胶琥珀标本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通过比较植物粘画与水彩画优缺点向孩子们介绍这种特别的创作形式,并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设计粘画感受这些植物材料的特点。一幅幅充满童心与想象的粘画作品,不仅凝结着小朋友们对生活中这些植物材料质朴的热爱,更点亮了他们心中对这片绿色的敬畏与向往。
7月23日下午,村支书带来了安化擂茶所用的擂钵和木槌,亲手教实践团和孩子们制作擂茶。茶叶碎、花生、芝麻和山苍子的香气混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夏天村子里最熟悉的味道。短短的八天,疲惫有之,温情更甚,尹新村于实践队,实践队于尹新的孩子们村委们,已然拥有了比实践支教更深的羁绊。
7月28日傍晚,“赤子之心,逐梦尹新”文艺汇演在尹新公园山顶顺利举行。孩子们通过手语舞、武术、朗诵等表演展示了自身的风采。一首《最美的期待》是实践队成员们送给孩子们最后的礼物,伴随着歌声与夜色,这十三天的旅程也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空山清雨展新叶,浓浓心意灌真情。”这个夏天,植保学子下乡支教在路上,与当地居民们一起,为下一代的教育添砖加瓦。每一个大山中的孩子,都是夜空中闪烁的星。他们生于乡村,脚踏土地,蓬勃生长,是最了解这片贫瘠天空的人。我们相信,在实践队这十多天的用心引导下,在村支书和村民们的不断悉心关怀下,尹新村的下一代将会更加出彩。唯有走出山村,努力成才,早日走到故土需要的地方去,乡村振兴的明天才能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