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十佳辅导员”李文婷:站好岗位,与学生同奋斗共成长
李文婷,女,中共党员,2014年7月入职,现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计算机科学系学生党支部书记。
个人事迹六年多的时光记录着李文婷与带过的829名学生朝夕相伴的点滴,也见证了她从刚踏入工作岗位的青涩稚气到如今日趋成熟和自信、游刃有余的成长历程。工作中,她诲人不倦、恪尽职守,善于倾听、乐于助人,严谨认真、对学生严管厚爱,尽自己所能为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之中的困惑和难题。
去年8月,她勇于挑战自我,在临时接到比赛任务、准备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顶住压力积极参加山东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其中谈心谈话环节位列第一。
勇担责任做好“领航者”
引领学生成长航向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从2014年入职成为辅导员的那一刻起,这段话李文婷一直铭记于心,也是她作为一名辅导员的初心与使命。在工作中,她注重思想引领,围绕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时政热点设计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英雄事迹分享会、座谈会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参与辅导员网络微思政创作,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与时俱进开拓教育引导方式。同时深化学思践悟,依托学院科技类社团+开放实验室工作模式、明星社团“小水滴公益联盟”、校企合作实训平台等促进学生创新发展,发挥优秀学生和集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样力量,引领学生努力成长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有用人才。
怀揣爱心做好“陪伴者”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辅导员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只要跟学生相关的就跟辅导员相关。从迎新报到到军训跟训,从宿舍到教室,从班服到学士服,信任和感情的建立来自于寒来暑往的用心陪伴。
在李文婷的办公桌上有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的都是她从入职以来所带学生的点点滴滴。学生出现宿舍矛盾、性格自卑不合群、家长反映学生在校问题、任课老师反映学生旷课成绩差、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夜不归宿、学生专业不理想要退学......解决问题伴随着辅导员陪伴学生的日常,而伴随解决问题的是跟学生的谈心谈话。
李文婷喜欢跟学生聊天,也善于倾听学生。她认为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换位思考了解和理解学生,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沟通才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跟她聊完天后,有学生说“这是对我一直困惑的问题听过的最好的解答,我很喜欢”,也经常有学生主动找她倾诉聊天,很多不愿意跟家长朋友说的话愿意跟她聊一聊,还有学生出现心理困扰家长不愿意他们向外透露时主动找到她。而她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重拾信心、取得进步、走上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时,作为一名辅导员的欣慰与喜悦也油然而生。
2018年的那个夏天,她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她和同事将与学生的四年相伴唱进纸短情长,“匆匆四年光阴/相伴在朝朝夕夕/欢笑与你分享/忧伤在你身旁/今天为你唱首歌/勇敢飞天高海阔我在这守候你呢”,歌词饱含了辅导员对学生的挚爱与深情。
严谨细心做好“守护者”
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贾晓玲对李焕英说:她未来的女儿会长得很漂亮,很有出息。但李焕英却说:我只希望我未来的女儿能够健康快乐就好。李文婷认为作为一名辅导员对这句话也感同身受。
一个学生背后是一个家庭,承载着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学生健康快乐是成长成才的必备条件,也是辅导员为学生谋发展、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李文婷在工作中牢记底线思维,注重观察、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积极努力着。
记得一名学生来办理请假,过程中他的声音非常小,这引起了李文婷的注意。聊了几句后李文婷把他带到谈话室,细细询问沟通才发现他有很严重的心理困扰,通过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学生情况有所好转。事后李文婷感觉很庆幸,如果错过了这些细节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从此以后也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学生之事无小事,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马虎大意。
工作过程中李文婷也会经常反思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否存在什么问题,社会不断发展、学生的特点也在悄然变化,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她在积极探索。
为此她积极参与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易·青春”网络文化工作室、团体辅导工作室活动及相关职业培训,向优秀同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职业能力。“既然选择了辅导员这份职业,就要在这个岗位上站好自己的位置,扛起肩上的责任”,对李文婷来说,“与学生同奋斗共成长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六年多的工作历程李文婷用青春陪伴青春,用成长护航成长,用理想守望梦想!流逝的是光阴岁月,留下的是她对当初选择的不断坚定和坚守。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展望未来,李文婷希望自己能够加强学习、提升本领,脚踏实地、不懈怠不大意,继续陪伴学生度过每一个独家的四年时光,带着山理工印记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