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一本进入内心的书
“对于每一个过程,都像一座城堡,学业,事业,爱情,家庭皆是如此,一方拼了命的想往里挤,而另一方,却费劲地想出去”。
《围城》是钱锺书先生为了讽刺那些被困在精神世界里的人,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对于任何一个书中的角色来说,都有其特色,比如苏文纨的文艺气息,桀骜不驯,宛如一只黑天鹅,妄想着别人向她屈服。而方鸿渐,却是一个不通达情理的人。本来如言情小说开局一般的天作之合,也只能了了收场。那之后呢,方鸿渐又经历了几次恋爱,在最后,与孙柔嘉的婚姻破灭后,这本以方鸿渐经历为线索写的书,也就讲到了尽头。这本书初读只是一本言情小说,但细细品位,却包含无限韵味。就如主角们餐桌上的那句话: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适用于当今,就好比一份工作,可能有人想走,但是也有人想进。但书中的那个人却一直被困在这些一重又一重的围城里,每当他走出一座围城,但打开门发现又是一层。多么讽刺,因为他是所谓的知识分子,拉不下来面子;又是一个情种,放不下心事。就这样一层又一层的叠加,铸成了他的这种性格,最后结局注定悲哀。
《围城》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就是可以在细节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书中的人物,也折射这现实中某些人的影子,苏文纨的狂傲不羁,方鸿渐的懦弱自负,优柔寡断,唐晓芙的不明事理,孙柔嘉的听命于人,只听周围亲信的意见,这一种种形象可以很快让人联想到周边的人,,这种独有的共情能力是其他很多小说比不了的。文章对每个人的细节刻画也可谓生动传神,从每个人出场时的服饰,家庭环境,以及用餐时的动作都有一个生动地刻画,以至于见字如见面.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组成起来,就成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钱钟书笔下的文章大多比较阴沉,但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感觉,很清晰,但是哲理满满,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一座城堡想要逃出去,但是,出去了又有更大的城堡,通过这本书,其实更大一程度上反映了为什么心里有那么多的压力而无法宣泄,为什么压力过了以后会有另一个压力.这就跟书中讲的哲理一样,围在心中的城堡,可能只是更大一座城堡的一个房间而已.
我明白,每个人都被困在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城堡中,也许走不出去,也许自暴自弃,但是,每一个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所以放置一种平和的心态在心里,积极面对每一个麻烦,就可能不会被城堡困住,就可能真正走出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