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唱教学之楚辞|思美人
思美人.MP3

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解题》中曾谈到:“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离骚》具备的这种特有的艺术特点,在这篇《思美人》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今天,我们走进楚辞的第三首,来看九章中的《思美人》。

诗词原文

这一首《思美人》中的“美人”并非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谓的美女。正如王逸所说:“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在这首诗里“美人”就特指楚国的君主。
本诗正是借思女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思女而不得”的悲愤,寄托了对君主的希冀——希望能够得到君主的信赖而实现所追求的“美政”理想。
诗词解读
本诗一开篇,就以十分强烈的语气抒发了自己的思女之情。诗人怀念着自己心爱的人,却因为“媒绝”、“路阻”这些现实的阻碍而无法得以相见。心中郁结了诸多愁绪,却难以言说,无人可诉。只能默默擦干眼泪,惆怅地眺望那一个人所在的远方。
于是诗人想借由浮云为自己捎信,却遭到了云师毫不犹豫的拒绝。
想要拜托鸿雁为自己传书,结果这次,鸿雁非但不予理睬,还立刻飞远以示疏离。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此刻的心情是何等的痛苦。
这里必须要提及的是在吟唱的时候词中略去了四句,这四句是“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也就是在羌迅高而难当之后,面对如此局面诗人也依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气节而随波逐流。
虽然诗人饱受摧残,但他心中的那一团火始终没有被冷冰冰的现实浇灭——“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这句话可以说是诗人一生的信条:虽然正路充满艰难坎坷但也依旧要坚持,哪怕车仰马翻,也依然要不屈不挠地望着前途,走向春天,放怀高歌。
求美人而未成,此时心绪陷于困境的诗人,面对坎坷的道路,想到了请求造父为自己执鞭。但是,并不用急忙驱驰,只消慢慢地走,走到那嶓冢山的西边,和日落黄昏撞个满怀。
诗人想要用薜荔、芙蓉这样的香草来向美人求爱。但在以之“为理”、“为媒”后又连用两个“惮”,可见他虽然有此意向,却又惮于现实的重重困难,缺乏大胆追求的勇气。
漫步于江夏河畔,诗人采摘了许多香草佩戴。我们知道,《楚辞》中常常提到各种香花美草,但它们通常并非实指某种植物,而是借以喻指某种美好的品德。因此,无论是“芳茝”还是“宿莽”,其实都是喻指诗人自己的才能。然而,即便诗人满腹才华,也依旧得不到美人——国君的赏识,无奈之下,只能悲诉:吾谁与玩此芳草?
如此失意,如此孤独。
吟唱助力
本诗将现实、历史、神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浪漫奇特,神思飞扬。诗中的情感既包括面对美人而不得的困扰,又有对理想与信念的坚持,以及对自己理想信念的赞颂和最后未能冲破重重阻隔的悲剧结局。吟唱时应把握思美人而不得的主基调,同时应注重诗中情感的变化。既要唱出心中的困惑,又要在抒发理想和信念时保持坚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