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小窗|亲密关系中的你和我



这是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的一个片段,是正焕向德善“深情告白”的一段场景,多么深情又直接!
如果有人对你这样表白,是不是你也会很感动?如果刚好也是你喜欢的人,是不是会立刻“在一起”?

可惜……这样成功的告白之后,正焕接了一句:“我在开玩笑的,这不就是你们想让我演的场景吗?”

天啊,正焕你在做什么?!你让德焕CP粉情何以堪?!
其实,这正是很多恋情在开始的时候也会碰到的问题——万事开头难!
电视剧诚然有些艺术改编,但建立和经营好一段亲密关系确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初的吸引力让我们与他人产生了一定的联结,但是能否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能够拥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结局是人生的一大难题和挑战。

什么是人际隔阂呢?
即沟通中传递者的意图和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我们常常认定自己发出的信息会产生我们所期望的影响力,但我们却很少真正能确知他的效果。
刚认识时我们充满了羞涩与懵懂,交往方式也是比较隐蔽,存在较大的人际隔阂。我们向对方发出的暗示信息,也许对方根本没有get到你的意思,但是你却认为遭受到了拒绝,因此而难过,与对方保持距离,而对方却永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自己错在哪里。
Tip:在亲密关系建立之初的沟通中,我们少一点“我以为”,多一些勇敢的表达和与对方的确认。

不过,喜欢是一个人的事情,如果你的勇敢表达没有被接受,或者收到的确认结果并不是你想要的,请你也接受对方的勇敢哦!这个结果不能说明什么,只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喜欢的自由。
要是你真的如此万分幸运地碰上一个也喜欢你的,那就太太太恭喜你啦!带着你的伴侣一起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吧!

《亲密关系》这本书中提到,两个人要变得亲近,亲密关系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有意义的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指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自我表露有三个好处:增进自我认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作为另一半,你也需要主动为对方营造一个安全和信任的环境,让对方可以勇敢的进行自我表露。比如,在对方分享表露的时候,避免评价和批判性的回应。
“我发现我还挺幼稚的”
“你才知道啊?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游戏,啥也不懂还到处乱哔哔……以下省略一千字” ❌
点击空白处查看正确做法
更好的回应“怎么忽然这么想?”或者“哎?忽然有这觉悟,发生什么啦?”(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询问事情,让对方在有倾诉的欲望时能够知道你是愿意听的,而迫不及待的评判批判只会终结敞开心扉,开启对战模式)
(上下滑动查看)

其次,对彼此的个人信息有兴趣和同理心。如果幸运,你们之间的兴趣爱好相同或者相似的话,那么你们可以拥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一起讨论和探索。如果彼此的兴趣爱好不同的话,那么就需要彼此尊重和支持,允许有个人的空间,但也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时间。

最后,双方都必须认识到互动时要彼此有回应。在亲密关系中,表露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需要的时候,倾听者以理解、重视、关心的方式给予回应。应答性反应并不是倾听就可以了,要对于对方感受和想法进行有效的反馈,不要急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对方出谋划策,不要将自己的情况进行“长篇阔论”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与需要。
“找工作好难啊!我怎么做什么都不行?!”
“哎呀,你就是天天抱怨,不通过就继续试呗?快,最近的招聘会把简历印个几百份投出去。切记,要……要……” ❌
点击空白处查看正确做法
更好的回应“找工作是挺难的,我看你也好努力啊,要不要我们再一起看看想想办法?”(比起不问三七二十一就给一堆建议,也许我们更应该了解伴侣的需求,也对TA的情况进行反馈,表示你是在认真听并且努力理解TA。如果TA需要建议和指导,你可以再提出来。)
(上下滑动查看)

一段好的亲密关系会让彼此成长,变得成熟与稳重,而一段不良的亲密关系往往带来两个人的内心的严重耗竭。我们需要了解亲密关系是如何形成和维持的,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亲密关系会破裂,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破裂的亲密关系。


罗兰•米勒(Rowland S. Miller)的《亲密关系》这本书遵循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论述了亲密关系的基础、活动形态、类型、矛盾和修复等内容,读完本书,你将对人际吸引、爱情、婚姻、承诺等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有全新的认识。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什么都用快速、高效、精确的标准去衡量,不知不觉我们的爱情也变得快了起来,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细水流长式爱情变得稀有,人们所谓的“快餐式”爱情变得“风靡”,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态度更加“洒脱”,我们似乎不太愿意费精力,花时间与对方去磨合,在亲密关系中遇到问题采用非建设性的方式去解决,比如逃避、背叛、攻击、放弃。
殊不知每一段亲密关系,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去感受,渐渐地会从这段关系看到另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我们在关系中会获得更多的成长,产生“因为你,所以我”的亲密关系能量圈。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亲密关系中不断成长,成为更好自己。


编辑|陈亦舟
供稿|胡杰 王文奇
指导老师|吴娅婕
